“一群跳廣場舞的大媽,她們獨自編排、創作完成了一個舞蹈,這個舞蹈也有版權。”——四川省版權事務中心梁主任.
“跟你說‘版權’,可能很陌生。覺得是一個很書面的法律詞匯,但說起《北京愛情故事》的版權糾紛,大家一下就熟悉了。”四川省版權事務中心主任梁女士說,這個熱播劇所引發的版權糾紛,從某種角度講,是一次難得的普法機會。
電視劇《北京愛情故事》是由集編劇、導演、演員于一身的陳思誠(原名陳思成)與成都編劇李亞玲合作創作的劇本。作品創作完成后,李亞玲來到四川省版權事務中心進行了登記,明確了版權歸屬。后來,由于稿酬分配的問題,李亞玲與陳思誠產生了糾紛。“就是因為這個作品的版權進行了登記,李亞玲才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,拿到了屬于自己的勞動報酬。”梁女士說,從這個案子可以看出權利人被侵權需要主張自己權利時,登記事項可作為擁有權利的有效法律依據。
盡管熱鬧的明星官司,讓“版權”和“著作權法”成為話題。但是,大多數人仍然會習慣性地認為,版權離日常生活很遙遠,更勿論什么登記與維權了。“其實,這種看法是不對的。版權意識、維權意識的提高和普及確實還有一段路要走。”梁女士解釋到,因為創作無處不在,所以版權其實就在我們身邊。“比如,一個學生獨自創作完成了一首詩或一個劇本、一句廣告語,那么這首詩、這個劇本、這句廣告語就是一個文字作品,這個學生就擁有了這些文字作品的版權;再比如,一群跳廣場舞的大媽,她們獨自編排、創作完成了一個舞蹈,這個舞蹈也有版權。”
“所以,無論我們的企業也好,個人也罷,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版權,保護版權也是保護自己的智力成果。”梁女士表示,由于著作權(在我國,著作權也就是版權)屬于無形財產,在生活實踐中會經常出現權利狀況難以判斷、權利狀態不清晰的情況,這非常不利于權利人權利的行使。“如果沒有一套登記制度,在版權的司法訴訟中,權利人為證明自己的權利將付出高昂的代價。”
四川省版權事務中心的主要職責有全省的著作權登記、著作權使用報酬的收轉、提供版權法律咨詢等。“籠統的說,我們就是做這套登記的。我們也希望更多的個人和企業都重視版權,提高保護意識,不要等到被侵權了才想到保護。”(大成網)